QUOTE Create By 不会游泳的鱼 At 2004-10-20
[M24] 帖的差不多了。。。撤 [M41]
QUOTE Create By 一粒尘埃 At 2004-10-28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所谓"人为万物之灵",所谓"天地之间人为贵",都是这个意思。这种思想直接引申出以民为本的思想。
由此出发,传统民本思想多方面地讨论了如何得民心的问题。孟子说:"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就是说要给人民以实际利益,与人民同忧乐,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还提出"制(置)民之产"的主张:"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它从生产资料的角度,关注人民物质生活问题的解决,这是相当深刻的见解。
QUOTE Create By 一粒尘埃 At 2004-10-28
二、尚贤任能
以人为本的思想直接引申出重视人才、尚贤任能的观念。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认为人才是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管子》曾提出:"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争天下必先争人才"。荀子也曾提出:"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个百业兴盛,国泰民安的盛世,这与统治者开明的政策密切相关,而"以人为本"、"礼贤下士"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现代,随着人力资本的价值的不断提高,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尊重人才,"以人为本"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内涵。
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在用人问题上也提出过精辟的见解。孔子曾提出:"无求备于一人。"他认为,君子"使人也,器之",即量才录用;而小人"使人也,求备焉。"即对人求全责备。墨子提出:"尚贤者,为政之本也。"他特别强调:"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即使是农夫、工匠也应做到人尽其才。《吕氏春秋•用众》中提出:"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立大功名也。"世间虽无完人,但如能量才录用、发挥互补效应,就能成就别人无法成就的大事业。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尚贤"、"尊贤"、"举贤"、"用贤"等注重人才的思想非常丰富,有许多关于人才的理论在过去诸侯争霸、富国强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在当代成为现代企业兴旺发达之本。
QUOTE Create By 一粒尘埃 At 2004-10-28
五、注重和合
注重和谐与合作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精神。这里拟从管理智慧的角度对之加以阐释。
关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在中国文化中,道家特别强调"崇尚自然",从现代眼光看,它是保护自然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就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比老子晚一些的道家思想家庄子,提出了"太和万物"的命题,意思是说在天地万物中本来存在着最大的和谐关系,因此人们应"顺之以天道,行之以五德,应以之以自然"。人应该顺应天道的规律,按照五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自然的要求。他认为,远古时代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时代,那时人类社会是"莫之为而常自然",不做什么破坏自然的事,而经常是顺应自然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联名发表的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在开头就提到,人类和自然正走向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现在我们看到: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致使资源浪费,臭氧层变薄,海洋毒化,环境污染,人口剧增,生态平衡破坏,不仅造成了"自然和谐"的丧失,而且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着力于经济建设时,理应从中获得启迪,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高度关注可持续性发展。
关于人和人的和谐。在古老的经典著作《尚书》中就提出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和谐相处的思想主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孟子在国家事务管理方面提出上下和谐的思想,阐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命题。他认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褥……可使制挺以挞秦楚之坚兵利甲。"《中庸》以博大的视野提出"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厚,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资治通鉴•周纪》从反面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古代兵家关于上下协同和谐的思想更加丰富。《孙子兵法》提出"上下同欲者胜","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说的就是上下和谐、克敌制胜的道理。《吴子》说:"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司马法》说:"凡战,三军一人,胜。"《三略》说:"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这些见解对现代企业管理无疑都具有巨大的启示。
墨家创始人墨子关于如何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叫做"兼相爱,交相利。"他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也就是说,人们之间的互爱互利总是好事,人们之间的互憎互害总是坏事,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他还进一步指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如果"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知爱人之家;今人独直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故必野战;家主不相爱,故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故必相贼"。墨子的这些见解对于我们今夭的企业家们深刻理解治厂、经商的终极目的无疑是有指导意义的。
QUOTE Created By E.T. At 2006-1-20
思想乎?宗教乎?語言乎?心法自然!! [M05]
QUOTE Created By lindows At 2004-10-21
我觉得读不读不是问题,读哪些以及怎么读才是真正的问题。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120.76.133.63/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