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震灾中那些感人的报导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子
时间:
2008-5-14 01:31
标题:
震灾中那些感人的报导
武警战士用手扒出一名被困儿童
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1&vid=13421327&uid=1302051494
作者:
麦子
时间:
2008-5-14 01:33
标题:
Re: 震灾中那些感人的报导
温家宝前往医院学校向被困民众喊话
http://video.sina.com.cn/news/c/bn/2008-05-13/020015125.shtml
作者:
麦子
时间:
2008-5-14 01:35
标题:
Re: 震灾中那些感人的报导
河北唐山展开对四川地震灾区紧急救援工作
中广网唐山5月13日消息(记者杜震 唐山台韩志强)今天上午8点半,唐山市政府召开紧急协调会,会议决定向四川地震灾区派遣抢险救援队和医疗救护队,都将于今天下午4点出发,昼夜兼程赶往地震灾区。抢险救援队市共又30名队员组成,由唐山市安监局副局长于兴维任队长,大名鼎鼎的开滦救护派出7名队员并配备一辆专业抢险车参加了救护队,考虑到震区可能出现煤气泄露、化学危险品等情况,唐钢和三友集团也派出在危化专家和技术人员,民营企业家王金生带领三名员工自告奋勇参加了救援队,因为他在吊装、拆爆方面有专业的资质证、专业的技术和人员,是抢险队很好的补充,这样就组成了一支非常专业的救援队伍。在抢险装备方面,救护队调集了开滦、唐钢、三友以及市安监局最先进的救援设备,包括生命探测仪,照明、输氧、破拆、切割、拆爆等并备足了抢险物资。
医疗救护队也是抽调有丰富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开滦医院派出了具有井下抢险经验的医生和护士,并携带了专用医疗器械。
作者:
麦子
时间:
2008-5-14 01:37
标题:
Re: 震灾中那些感人的报导
成都:地震中那些感人的小事
1、地震发生时,我们在成都高新孵化园某栋二楼上班,突然的摇晃,感觉越来越强烈,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全部从座位上站起来互相打量,其中一位男同事开玩笑:地震,快跑。大家反应过来,一起开跑,我也跟在其中。走到楼道口,有一个女同事站住了,我推她快跑,她却回身张望,等待。后来我才知道,她在等她男友——她男友也是我们同事。那一刻的慌乱中,生死之际,莫名感动。
2、人很多,从五楼开始往下,都在跑楼梯,下到梯口,一个保安正在维持秩序,叫大家不要惊慌,都到中间空坝子里去。那时候依然地震得厉害,走路都走不稳,孵化园楼宇间的高柱间,穿插的钢管互相碰击,像跳绳一样,声音卡卡响,一时呆了,到处都在打电话,全都打不通了。回身一看门口,保安依然在维持秩序:站到中间去,别离楼太近。
3、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一个知名培训公司的事情:2点28分,他们在五楼,当发生地震的时候,同楼层的其他公司全都在惊慌中,这个公司的所有人全部不约而同站了起来,大声吼:不要跑——因为怕共振。然后大家稍安静下来,这些人再组织大家下楼。可以冷静得可怕。
4、好不容易回到家里,东西撒了一地,来不及收拾,都担心余震,拿了衣物和食物,赶快往三环空地跑。出来看到小商店还在开着,心里猜想方便面不会卖到10块了吧?结果没一家涨价。
5、都不敢回家,因为住的是电梯,楼层比较高。于是大家组织在外面过夜了,一齐听车里的声音,电台里说有人需要捐血,而接受捐血的地点只有两个,都离得较远。身边有邻居说话了:走,坐三轮去。走了一会儿又回来了,因为车流太大,确实走不过去。电台又在说:去的人太我了,献血的人已经在排队。那一瞬间突然想哭。
6、手机上WAP,上QQ,到处打电话,有了消息也不敢乱宣布,怕引起惊慌,小心求证,当得知成都已死去50余人,德阳已四百余人,北川7000余人时,有女邻居哭了。眼圈红红的,泪水打转,没哭出声,所有的人静下来听收音机91.4。打听汶川的消息,那种安静,是可怕的安静,我感觉得以自己的心跳。
7、7点左右,三环上一些车子过去,飞快的速度,边上的道走过很多挖挖机,知道是去灾区的,所有的小车子自动让道。又过了一会,20余辆同一外观的,标注公安的车开过去,速度之快,应该在120码左右。全闪烁着灯。我们都知道:那是温总理的车队,因为从机场过来去都江堰,正是这一线。不说是否作秀,一个60多岁的老人了,在我们都在街上担心余震的时候,他去了最前线。
8、消息说交通断了,汶川没消息。又听说有100武警徒步奔向汶川,感动得一塌糊涂:最危险,最辛苦的事,总是子弟兵!
9、遇到一个熟识的邻居,从天府广场那边回来的家,他说路上见到一个交警,嗓音完全哑了,但还是在指挥交通。又说看到华西医院那边上,全是病人,树上挂满了吊瓶。
10、通讯还是中断,突然收到两条消息,一个远在天津的朋友发来消息,一个是广西的朋友发来消息,都在担忧我们是否安全。我回了一个:万分感动,我们安全。
11、继续收听收音机,不断了解灾区消息,听着不断扩大的数字,坐一起的朋友们都显得很沉默,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生命真的太渺小了。一个朋友轻声说:这次我一定捐款,虽然我工资不高。
12、我不断打家里的电话,不断上GPRS,不断登QQ,不断发消息,没反应,好多亲人朋友的电话都关机,心里一阵阵死沉。突然接到大姐发来的消息:打通老家电话了,几句话后就断了。很严重,房上的瓦片掉了差不多一半,心里格顿一下,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
13、陆续有人在告戒别人,完全不认识的:不要站在电杆下,如果有事发生,大家要抱在一起,最好是趴在地上……我也开始参与过去……
14、收听电台,一个自称是成都车友会的会长的人打通了电话,他说:他们车友会全部车子可以奔赴灾区救援,等待相关部门的一声令下。电台建议说不要,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自救有有效组织。会长留下了电话,说等消息,再一会又打进来:我们准备出发!
15、都江堰第一人民医院伤员太多,告急,电台号召出租车过去帮忙,不一会回返回消息说:路上已经完全是绿色的车了,再过一段时间又有消息说:去的出租车太多了,医院已经在组织去别的需要的地方去。有一个出租打进电话讲那边的情况,他已经运了一个伤员到成都来,再次去第二趟。
……
在危难面前,总有很多小人物,小事件,让人感动。我还听到很多消息,包括一个值勤的警察打进电话拜托帮忙打听一下家乡是否安全,因为他离不开身,太多的人想要连夜赶回去汶川,都江堰……好多已经记不全了。
我爱成都
作者:
麦子
时间:
2008-5-14 01:43
标题:
Re: 震灾中那些感人的报导
宋石男:抗震救灾,咱们这么办
作者:宋石男,现居成都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13日7时,四川汶川县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余万间。此外,汶川震中地区约有6万人仍杳无音信。自1976年以来,中国从未遭遇如此严酷的地魔之劫,所有的人也都为之祈福,为之悲伤。但,这还不够。如温家宝总理去年探望云南地震所言,当此大劫,我们必须直面,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
在我看来,对灾区人民而言,“挺起脊梁”,应该具备三个利器:信心、理性、生命力。
首先是信心。灾区人民应该对党、政府和军队有信心。地震爆发仅4小时,温家宝总理就亲临成都,随后又赶赴都江堰现场办公。截止目前,已经动用数万军力,更有巨额救灾物资在紧急运往震区。这些都让我们充满信心,而只有具备足够的信心,才不会惊慌失措,不会绝望自放,也不会因过度悲伤而坠入麻木不仁。请记住这样一句名言:“人类的精神可以蔑视一切限制”。
其次是理性。越是在艰难时刻,人类的理性就越能发挥作用。对灾区人民来说,理性意味着:
1、不相信谣言,不传播谣言。在震灾阶段,很可能有各种谣言传出,如果你相信,只会制造恐慌,妨碍救援工作;如果你加入传播,则不但害人,更加害己,因为你将可能被法律惩处。在公共安全面前,没有“言论自由”的价钱可商量——即使在西方,如果在剧院大喊起火(实际上没有起火),引起骚乱而造成伤亡,也要被法律制裁。
2、尽可能多地学习关于地震的科普知识,学习自救互救的方法,电视台、网络、报纸、电台都有大量的相关资料片、文章、贴士,应主动积极地去获取。将相关知识“武装到牙齿”,你就可能吃掉任何困难。
3、多做防范措施,“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比如随时了解地震官方报道,并以之指导自己的下一步;再如多准备些粮、水,以防在必需品上陷入窘境。
4、减少不必要的公共资源占用,以利于救援工作开展。比如减少使用商务用车、公务用车,私人用车如非必需,也应尽量减少,多步行。这样可以使灾区本就仄逼的交通变得稍微顺畅,为政府、军队、媒体腾挪出“生命线”。再如打电话,应尽量言简意赅,长话短说,这样可以避免占用过多的通讯资源。要知道,你少闲聊一分钟,在现场救援伤者的人就可能多与总部联络一分钟。
5、在公共场合应听从指挥,这时候你的利益就是所有人的利益,所有人的利益也是你的利益,如果不听指挥,盲动乃至冲动,很可能酿造不必要的后果。比如成都就有工人不听现场民警的有秩序疏散的指挥,直接从三楼窗子跳下来,结果摔成重伤。
6、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尤其是特殊行业和服务行业的人,比如警察、医生、消防队员、公交司机、超市人员等,你们的尽职,不但可以便利灾区人民的生活,更可以安定他们的心。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社会与人心的安定,是女王皇冠上的钻石,是最可珍贵的东西。
最后是生命力,这既是人的本能,又是人最大的潜在力量。在受困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求生本能,使用所学到的自救技能,永不放弃。要记得,当年埋在矿井下的孟氏兄弟,足足生存了130个小时,最后用血肉之手挖出生路,就是依靠永不放弃的求生本能。生命只有一次,足够强悍的人才能让这一次变得更长、更美、更灿烂。
对灾区以外的人民而言,同样也有三个利器:关注、发声与实行。
生命如此脆弱,命运仿佛顽童的游戏。那些在一瞬间被夺走亲人,夺走家园的人们,需要其他没有遭遇如此不幸的人的同情与帮助。同情心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当此地魔浩劫,表达同情心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关注——持续地关注地震相关报道,持续地关注灾区人民状况,持续地关注救灾活动进程,你就是在关照自己的社会良心。
关注,只是开始。灾区以外的人民,进一步的作为是发出声音。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传统媒体、个人博客、QQ、电话、短信乃至面对面的说话,发出同情灾区人民、帮助灾区人民的呼吁,并落实成具体、清晰的建议。这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关注震灾,发出声音,于是更多人关注震灾,于是更多人发出声音……此外,如果你有朋友、亲人在灾区,耐心地跟他们联系,争取通一次话,或者发条问候短信,让他们感觉到你的温情,你的关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实行。援助灾区的方式,有多种,说到底无非出钱,出物,出力。出钱,应该选择合法的有公信力的渠道,比如红十字会已经在开展相关募捐活动。出物,可以捐赠衣物、米、粮、肉制品、矿泉水等一切灾区人民急需的生活必需品,通过民政部门等渠道送往灾区。在出钱,出物上,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企业应积极参与,普通百姓的参与也不应落后。最后就是出力,大约可分为两种:一是献血。在成都,地震刚发生一小时,就有300多人在红星路口献血,以至临时增加了三个献血点。你的一毫升血,也许就能让一厘米的伤口不再苍白。再想想,一个陌生的无助的人因为身体里流淌着你的血而得救,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二是当志愿者。灾区人民仅靠自身力量,很难完成系列救灾工作,如果你有专业技能,那么可以申请加入到专业志愿者队伍。即使没有,也没关系,你可以加入普通志愿者队伍,比如维持秩序、运送物资、担当联络员等等。“世上没有无用的人,只看这个人愿不愿意被用而已”。
我们相信,只要万众一心,虽然不能说就可以击败汶川大地震(这种想法太狂妄,也很傻很天真),但至少可以将汶川大地震的伤害减少到最小,让生者前行,让死者安息,
2008,上苍保佑中国。保佑四川。
作者:
麦子
时间:
2008-5-14 01:45
标题:
Re: 震灾中那些感人的报导
74813名官兵出动 军队历史性大调动尽全力救灾
新华网特派记者黎云14日凌晨从军队救灾指挥部报道:
请告诉灾区,解放军、武警和民兵预备役正在尽全力抗震救灾
汶川,一场7.8级的地震,在这个地方写入了所有中国人的忧伤。
截止5月13日22时,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已经投入兵力74813人,其中解放军官兵15960人,武警部队4190人。出动军用运输机22架,军用直升机18架,征集民航客机12架,空投物资12.5吨。目前,军队救援工作已经在四川崇州、德阳、绵阳、什邡、都江堰、彭州、安县、北川等地展开。还有大量的部队正在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向灾区急进。
"能多挖出来一个,就要多挖出来一个。" 在位于北京的军队救灾指挥部,一位将军这样对站在他身边的参谋说。记者亲眼看到,当前方灾情画面传回来时,几位军人一边将总参谋部的指示发往灾区,一边用手抹去眼泪。"救灾部队可根据任务和灾情需要,就近卸载物资和人员,离灾区越近越好,迅速投入救援。"
"各部队掌握的灾情和救援进展情况,可以直接向总参谋部报告。"
"改铁路输送为空运,要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灾区。"
抢、抢、抢,抢时间就是抢生命,一条条直接关系到灾民命运的指示,不停地下达到一线部队,很多参谋人员已经连续3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而就在指挥部工作的干部战士中,还有人家乡就在灾区,至今也没能和家人取得联系。交通中断、通信中断、灾情不明,经过特殊训练的空降兵特种兵无法伞降,遥感飞机无法拍照,直升机两次试图强行着陆,最终都只好放弃。在这条红军长征曾经走过的路上,徒步星夜多路开进,再次成为救灾部队唯一的选择。为了到达灾区,部队指挥员多次使用了"不惜一切代价"、"不要讲困难,我只要结果"这样只有在战争年代才出现的语言。12日深夜,各路救援部队受阻,弃车徒步开进,一支由某高炮团副参谋长带队的20人侦察分队率先进入汶川境内。
13日11点40分,成都军区的医疗分队和某集团军1300余名官兵陆续到达汶川映秀镇,冒雨展开营救,清理倒塌房屋,抢救伤员,搜救遇难者。13日19点23分,"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检测到一支部队,从中午12时开始,沿着马尔康、黑水、理县向汶川前进,6个小时跋涉近40公里,进入汶川县境内,离县城还有40公里左右的路程。13日22时30分,武警某机动师600余名官兵冒雨徒步至距汶川仅9公里;
与此同时,中国航空史和军史上单日空运兵力的最高记录也在13日这一天改写。
从13日8时起,总参谋部组织出动22架军用运输机,调用民用客机12架,在恶劣天候条件下不间断飞行79架次,按计划于14日凌晨将在洛阳机场集结的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师5000名官兵,在武汉、开封等地集结的空军空降兵部队6420名官兵及装备,成功空运到成都附近4个机场。13日,成为了解放军军史和我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
这一天,成都、绵阳机场上空始终有飞机在盘旋等待降落,油料补给和空管保障都达到极限。
除了救援力量,医疗分队也立即地动员和组建起来,解放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还有一些野战医院,迅速组织了手术队、医疗队、防疫队,带领医疗装备和药品,想尽办法到达灾区,在一线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救灾。在解放军总医院派出的6个专家医疗指导组中,著名骨科专家唐佩福、普外科专家陈凛、口腔专家步荣发、泌尿外科专家高江平,这些在国内外业界都颇有美名的专家,都主动站到了出征的队列里。"除了要迅速抢救受伤群众,我们还要求解放军总医院一定要发挥优势,指导灾区其他医疗机构和分队,最大限度挽救生命,抢救伤员。" 总后勤部副部长兼解放军总医院院长秦银河说。13日的夜晚,中国军队,与灾民一样无眠。
凌晨了,当记者准备返回发稿时,碰到了一位匆匆赶来指挥部传送电文的军官,他瞪着通红的眼睛对记者说:
"请告诉灾区,一定要坚持住,我们都不会休息,正在尽全力抗震救灾"(完)
作者:
九九
时间:
2008-5-14 01:57
标题:
Re: 震灾中那些感人的报导
不敢看呀!两眼泪汪汪!心寒! [M27]
作者:
nanly999
时间:
2008-5-14 08:47
标题:
Re: 震灾中那些感人的报导
尤其不敢看学校救援的那些镜头 [M27]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120.76.133.63/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