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ZT “响一声电话”就挂 [打印本页]

作者: Kaspersky    时间: 2008-4-22 23:28
标题: ZT “响一声电话”就挂
2008年4月17日,腾讯网针对“响一声电话”进行了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如下…[详细] [评论]
  1.99.52%网友遭遇过“响一声电话”。
  2.近50%网友在深夜遭遇电话响一声的骚扰。
  3.85%网友每天接到1-3个骚扰电话。
  4.多数网友不清楚是否被“高额吸费”。

[本帖由Kaspersky修改于2008-04-22 23:36:24]
作者: Kaspersky    时间: 2008-4-22 23:29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和“虎照”的关联
ZT 揭秘“响一声电话”疯狂吸费内幕

电脑报  独孤剑 毛健敏

如今,几乎每个手机用户都接到过这种恐惧电话:手机忽然响起却又立即挂断。如果你回了电话,或是接入录音电话,或被挂断,或是忙音,或没有任何声音,瞬间电话费用却被疯狂吸走。


一个歌谣道尽人们的无奈与骗子的疯狂:电话铃声响起,骗子开始耍你,一响就断陌生难辨;打回才知不对,手机已被吸费,几十上百不等,骗子屡屡得逞……

[本帖由Kaspersky修改于2008-04-22 23:31:26]
作者: Kaspersky    时间: 2008-4-22 23:30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
这是一个怎样的陷阱?这个陷阱如何形成?

[本帖由Kaspersky修改于2008-04-22 23:38:03]
作者: Kaspersky    时间: 2008-4-22 23:30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
响一声就挂害苦无数用户


2008年1月21日,北京公安局在官网上发文提醒市民:“电话吸费诈骗是新型的诈骗形式……如果事主回电话,电话将被强行吸收事主话费,一次少则30元,多则几百元。”


响一声就挂电话的收费也称为电话回拨吸费。事实上,此类骗术正在泛滥成灾。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只有西藏、青海等地方没有出现类似案件。在北京,仅仅是2007年电话回拨诈骗案件报案次数就达2500余起,超过短信诈骗居手机诈骗首位。


在互联网上一篇《警惕!那些响一声就挂断的电话》的帖子中,跟帖的网友高达数千,他们把自己的经历公之于众,声讨这种诈骗行为以及批评有关方面打击不力。


“我们很委屈。”3月8日,北京市朝阳区一位民警对记者说,他认为人们不该把电话回拨吸费泛滥归罪于警察。另一位警官更是眉头紧锁,他用无奈来形容自己对这些电话回拨吸费的体会:“我自己都经常接到这种电话,响一声后就挂了。你说我们做警察的,怎么能不回拨电话?回拨吧,电话费就被吸走了,犯愁,真的犯愁。”


与此同时,电话回拨吸费却开始向固话蔓延。一位商铺老板说:“店铺电话经常有陌生电话打来,话打来,如果不接吧,可能丢掉生意,毕竟店多,人家可能觉得你态度不好跑去别家了。接吧,可能上当。”


3月11日,在调查中,记者也“掉进”了电话回拨的陷阱。那是在午夜,记者手机忽然响起却又立即挂断,记者回拨过去,却是一个声讯台:“你好,这里是香港XXX,恭喜你中了一等大奖……”记者查询话费,回拨电话1分钟的代价是48元。


响一声电话公开招收加盟商


据记者了解,电话回拨吸费陷阱制造者大多在网上兜售骗术所需的技术设备。现在,更有甚者公然广告打到了招聘报纸上。


3月7日,记者看到了如下一则广告:“本公司长期经营加值型电话付费平台,现因业务发展需要,希望各地代理商踊跃加盟。你只需把设备和电话连接,坐在家里接电话就可以赚大钱。”


3月9日,记者联系上了这家名为“志峰科技网络有限公司”的王姓经理,并想法取得了他的信任。“实际上我们出售的是‘加值性付费业务平台’,只是外界现在都称为响一声就挂电话。” 王经理对记者说,该平台每分钟将产生最少30元,多则几百元的收入。且未接电话回拨率可达30%。


“加盟费从8000元到4万元不等,这包括购买设备的费用和加盟费。公司会派人到加盟商所在地调试设备。”王经理说,每产生50元的话费,8000元的加盟商可拿8元提成,4万元的可以拿25元。“每个周末都会根据当周业绩与加盟商进行结算。”


既然利润如此丰厚,为何还需要大量加盟商呢?记者表示了怀疑。王经理哈哈一笑:“‘加值性付费业务平台’虽然不违法,但毕竟不道德。现在我们搞分散加盟,金额虽然小了,风险其实也小了,大家其实更容易活得滋润。”


王经理表示,目前已有许多加盟商加盟。“公司绝对有能力保证加盟商的安全。因为如果你的号段被运营商列入黑名单后,公司的技术人员会主动帮助你更换新的号段。”


当记者表示想先看看货时,王经理说,需要先预交一部分定金。那么,这些电话回拨器是怎样制造如此大吸费陷阱的呢?


内部人士讲述回拨吸费伎俩



3月13日,记者几经周折,联系上了一家电话回拨公司的内部人士,该人士给记者揭露了“回拨吸费”的详细流程。


该人士说,这是一条由五级单位组成的利益链,他们是三级单位。一级单位设在美国或中国台湾地区的总部,二级单位是电信公司或移动运营商,三级单位负责出售电话群拨器,四级单位是电话回拨加盟商,五级单位就是广大普通手机用户,亦即受骗者。


这条利益链获取利益的途径是:四级单位首先到二级单位注册一个特殊服务号码(声讯电话号码),四级单位然后从三级单位买回几台电话群拨器,通过电话转接器将声讯电话与手机、固定电话进行默认,电话群拨器自动拨号五级单位接通后理解挂断,如果五级单位回拨电话,电话将由加值电话付费通卫星转接器直接将打进来的电话转接到一级单位,由一级单位接听电话,每分钟有高额的利润回报,所有的支出都由消费者支付,二级单位的计算机平台会自动代收费用。


根据此前王经理的说法,加值电话付费通卫星转接器是美国施耐德公司及中国台湾中华电信共同打造的资费平台,同时该平台还和中国电信、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签定了共同打造高收费业务。不过,这个说法均未得到国内各运营商的承认。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高收费呢?它是将打进来的电话通过卫星转接器,自动转接到国外,有的甚至是多次转接,从而产生高额话费。


事实上,从技术角度来看,电话群拨早已可以实现。只要在机器上设置好需要拨打的手机或固话号码段,群拨机器就很容易地依次拨打这些电话,而且还可以按城市群拨,比如今天集中群拨北京,明天还可以改拨广州深圳。目前,类似的群拨器在深圳华强北就能买到,而网上也有不少提供群拨服务的公司。


在利益分成上,该人士表示,比如每分钟产生50元话费, 一、二级单位共抽取50%,3级单位作为代办单位抽取30% ,最后落到四级单位手里还有20%。


运营商称电话回拨监管有难度


针对越来越多的让无数手机用户恐惧的“响一声就挂电话”,记者咨询中移动10086得知,移动公司能做的,就是帮助用户给手机设置过滤,情况严重时,在警方认定后,会将该号码列入黑名单,禁止该号码利用国内运营商平台。


但根据记者了解,这招几乎没用,因为即便将一个号码列为黑名单,新的回拨电话还会不断出现。某地移动一客服人员更是对记者表示,这是手机用户个人回拨行为,与移动公司无关。


上海一名移动工作人员承认,由于技术漏洞和法律不健全等原因,运营商对于此类电话的监管暂时有一定难度。因此“用户不要贸然回拨响一声就挂的电话。”


对此,信息产业部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表示,“很多声讯台在合法注册后变质,导致电信运营商难以发现。”他说,主管部门可能会借鉴处理垃圾短信的方式,即从技术上制定屏蔽非法号码的认定标准,对非法来电进行过滤和打击。然而,当下感到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部分省市对声讯台的设立门槛很低,“黑户”只要能申请到新的声讯号码,仍可以故伎重演。


但是对于主管部门来说,目前所能做的只能是提醒。2008年2月,信产部发布2008年第1号通告,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回拨陌生电话号码。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等公安局已开始和电信及相关技术部门接洽,对相关运营商的行为进行规范。此前,公安机关曾与相关通信公司接洽过,但电信运营商因与经济利益挂钩,态度飘忽不定。


然而让公安机关倍感头痛的是,因为电话回拨个案受骗金额一般不超过几百元,而诈骗案的立案标准一般都在2000元左右。而这些骗子公司都采取异地作案,受骗的手机用户也比较分散。因此按照目前法律,仍没有处罚的明文规定,也只能提醒市民“对此类电话不要回拨。”


运营商,该警醒了!


为什么回拨电话吸费和各种电话诈骗方式都是通过声讯台?为什么运营商多年来对罪魁祸首声讯台束手无策?


非也。不是运营商不能,而是不愿,不想。


在解决关键问题之前,我们先理清声讯台、运营商及电话用户三者的含义和关系。声讯台是通过电话(包括固定电话和手机)为电话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并收取各种声讯服务费的企业;电话运营商是为电话用户(含声讯台以及其它企业)提供通讯服务的企业;电话用户是指享用电话运营商提供的通讯服务并支付通讯费的被服务者,或者享用声讯台服务并支付声讯服务费的被服务者。


可以看出,运营商对利用自己平台的声讯台有监管责任。而电话用户在拨打声讯台时,是在双重付费,一部分是给声讯台,一部分是给运营商!


此外,由于运营商与声讯台有委托代收声讯服务费用协议,因此声讯台能够从电话用户那里轻而易举地得到声讯服务费用,而运营商则不管电话用户是否真的享受了声讯服务。这种运作模式,为各种声讯诈骗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实际上,如果声讯台短时间内连续给连号号码打电话或通话记录显示某号码用户只接不打,具备追踪技术的运营商就应该将该号码列入“黑名单”,禁止利用国内运营商平台。但这一点却需要公安部门来界定。要知道,连续给连号号码打电话本身就是嫌疑很大,运营商就应该监管和跟踪。为什么运营商不呢?


其实也很简单,在调查中,内幕人士说:利益分成上,运营商占了5成!结论得出了:回拨电话吸费诈骗幕后黑手,不仅仅有声讯台,还有运营商!


由此,我们应该大声呼吁的是:运营商,该警醒了!难道非要等到天怒人怨时,才能抛弃那些利益,斩断诈骗黑手吗?


我们同时也呼吁:法律有必要出台类似规定,对于对于被诈骗的电话,其损失的应由运营商共同承担,而不是一概由电话用户承担。由此,有望运营商能痛下决心了。

电脑报 特约记者 独孤剑 毛健敏

[本帖由Kaspersky修改于2008-04-22 23:37:39]
作者: Kaspersky    时间: 2008-4-22 23:35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
65个号码换来的结论:仅仅是欺诈性宣传吗
  媒体对“响一声电话”骗局的报道引起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注,通过调查,仅在10多天后该部就作出了澄清。工信部清算司对最近收集的多渠道反映的65个所谓“吸费号码”进行回拨测试,结果发现其中55个回拨号码并未产生费用,4个号码仅产生正常通话费用,6个号码为正常用户号码。该司负责人说,通过大量详尽调查,高额吸费基本不存在可能性,这是不法分子为推销所谓群呼设备利用互联网所做的欺诈性宣传。这位负责人还提醒用户不必为此推销群呼设备的欺诈性宣传惊慌。然而,现在看来,事实目前仍无定论,“响一声电话”俨然又成为一个“周老虎”…

[本帖由Kaspersky修改于2008-04-22 23:37:24]
作者: 九九    时间: 2008-4-23 09:17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就挂
响一声电话或是陌生电话我从来都不会理,因为我也很省! [M07]
作者: 九九    时间: 2008-4-23 09:20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就挂
有时候与对方打电话却转接到了另一个陌生人的电话中的?三方通话?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遇上这种情况都是挂电话再打回去!
作者: peter    时间: 2008-4-23 10:16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就挂
真假未辨? [M10]
作者: selina7824    时间: 2008-4-23 10:32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就挂
现在这年头,为了利益,什么事,什么人都有!唉!唉! [M09]
作者: zcdlhy    时间: 2008-4-23 12:30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就挂
未接的陌生电话一般都不回的.

手机设置成震动,所以凌晨三四点的响一声电话未影响到.
作者: mimicat    时间: 2008-4-23 17:18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就挂
我从来都唔会回响一声的电话~
作者: Kaspersky    时间: 2008-4-23 21:59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就挂
现在想起来,从前年世界杯开始就有了.
作者: Kaspersky    时间: 2008-4-23 22:01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就挂
记得当时在北京看了阿根廷打塞尔维亚比赛后已经两三点了,第一次收到这样的电话.
作者: 海思    时间: 2008-4-23 22:57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就挂
最近我也经常收到这样的电话,很烦人! [M09]
作者: Kaspersky    时间: 2008-5-24 16:26
标题: Re: ZT “响一声电话”就挂
今天接到了一个,15811707651 [M09]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120.76.133.63/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